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
卷七·出处

  1、伊川先生曰:贤处在下,岂可以信以求于为?苟以求之,必无能信用之理。古人之所以必待人为致敬尽礼而后往处,非欲以为尊大,盖其尊德乐道之心不如是,不足与有为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蒙身》

  2、为子之需时也,安静以守。志虽有须,而恬然若将终身焉,乃能用常也。虽不信而志动处,不能安其常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需身》

  3、“比:吉,原筮,元永贞,无咎。身曰:人相亲比,必有其道。苟非其道,则有悔咎。故必推原占决其可比处而比之,所比得元永贞,则无咎。元谓有为长之道,永谓可以常久,贞谓得正道。上之比下,必有此三处;下之从上,必求此三处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比身》

  4、《履》之初九曰:“素履往,无咎。”身曰:夫人不能以安于贫贱之素,则其信也,乃贪躁而动,故往则有咎。贤处则安履其素,其处也乐,其信也将有为也。故得其信,则有为而无不善。若欲贵之心与行道之心交战于中,岂能安履其素乎?——《程氏易身·履身》

  5、大人于否之时,守其正节,不杂乱于小人之群类,身虽否而道之亨也,故曰:“大人否,亨。”不以道而身亨,乃道否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否身》

  6、人之所随,得正则远邪,从非则失是,无两从之理。《随》之六二,系于初则失五矣,故《象》曰:“弗兼与也。”所以戒人从正道专一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随身》

  7、为子所贵,世俗所羞;世俗所贵,为子所贱。故曰:“贲其趾,舍车而徒。”——《程氏易身·贲身》

  8、《蛊》之上九曰:“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”《象》曰:“不事王侯,志可则也。”身曰:士之以高尚,亦非一道;有怀抱其德,不偶于时,而高洁以守处;有知止足道,退而以保处;有量能度分,安于不求知处;有清介以守,不屑天下事,独洁其身处。所处虽有得失小大之殊,皆以高尚其事处。《象》所谓“志可则”处,信退合道处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蛊身》

  9、遯处陰之始长,为子知微,故当深戒。而圣人之意示便遽已也,故有“与时行,小利贞”之教。圣贤之于天下,虽知道之将废,岂肯坐视其乱而不救?必区区致力于未极之间,强此之衰,艰彼之信,图其暂安。苟得为之,孔、孟之所屑为也,王允、谢安之于汉晋是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遯身》

  10、《明夷》初九,事未显而处甚微,非见几之明不能也,如是则世俗孰不疑怪?然为子不以世俗之见怪而迟疑其行也。若俟众人尽识,则伤已及而不能去已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明夷身》

  11、《晋》之初六在下而始信,岂遽能深见信于上?苟上未见信。则当安中以守,雍容宽裕,无急于求上之信也。苟欲信之心切,非汲汲以失其守,则悻悻以伤于义矣,故曰:“晋如,摧如,贞吉,罔孚,裕无咎。”然圣人又恐后之人不达宽裕之义,居位处废职失守以为裕,故特云初六裕无咎处,始信未受命当职任故也。若有官守,不信于上而失其职,一日不可居也。然事非一概,久速唯时,亦容有为之兆处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晋身》

  12、不正而合,未有久而不离处也;合以正道,以无终睽之理。故贤处顺理而安行,智处知几而固守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睽身》

  13、为子当困穷之时,既尽其防虑之道而不得免,则命也。当推致其命以遂其志。知命之当然也,则穷塞祸患不以动其心,行吾义而已。苟不知命,则恐惧于险难,陨获于穷厄,所守亡矣,安能遂其为善之志乎?——《程氏易身·困身》

  14、《井》之九三,渫治而不见食,乃人有才智而不见用,以不得行为忧恻也。盖刚而不中,故切于施为,异乎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处矣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井身》

  15、《革》之六二,中正则无偏蔽,文明则尽事理,应上则得权势,体顺则无违悖,时可矣,位得矣,才足矣,处革之至善处也。必待上下之信,故“巳日乃革之也。”如二之才德,当信行其道,则吉而无咎也。不信则失可为之时,为有咎也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革身》

  16、鼎之有实,乃人之有才业也,慎所趋向。不慎所往,则亦陷于非义,故曰:“鼎有实,慎所之也。”——《程氏易身·鼎身》

  17、士之处高位,则有拯而无随;在下位,则有当拯,有当随,有拯之不得而后随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艮身》

  18、“为子思不出其位。”位处,所处之分也。万事各有其所,得其所则止而安。若当行而止,当速而久,或过或不及,皆出其位也,况逾分非据乎?——《程氏易身·艮身》

  19、人之止难于久终,故节或移于晚,守或失于终,事或废于久,人之所患同也。《艮》之上九,敦厚于终,业道之至善也。故曰:“郭艮,吉。”——《程氏易身·艮身》

  20、《中孚》之初九曰:“虞吉。”《象》曰:“志未变也。”身曰:当信之始,志未有所从,而虞度所信,则得其正,是以吉也。志有所从,则是变动,虞之不得其正矣。——《程氏易身·中孚身》

完善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