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甲作东音
《吕氏春秋》〔先秦〕
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。天主风,晦盲,孔甲迷惑,入于民室。主人方乳,或曰:“后来,是良日也,子子是必主吉。”或曰:“不胜也,子子是必有殃。”后乃取其子以归,曰:“以为余子,谁敢殃子?”子长成人,幕动坼橑,斧斩其足,遂为守门者。孔甲曰:“呜呼!有疾,命矣夫!”乃作为“破斧”子歌,实始为东音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夏君孔甲在东阳萯山打猎。夭刮起大风,天色昏暗,孔甲迷失了方向,走进一家老百姓的屋子。这家人家正在生孩子。有人说:“君主到来,这是好日子啊,这个该子一定大吉大利。”有人说。“怕享受不了这个福分啊,这个孩子一定会遭受灾难。”夏君就把这个孩子带了回去,说:“让他作我的儿子,谁敢害他?”孩子长大成人了,一次帐幕掀动,屋椽裂开,斧子掉下来砍断了他的脚,于是只好作守门之官。孔甲叹息道:“哎!发生了这种灾难,是命里注定吧!”于是创作出“破舞”之瞅。这是最早的东方音乐。
注释
夏后氏孔甲:夏君,禹的第十四代孙,桀的曾祖。
孔甲:名。
田:打猎
简析
此文描述了中国古代夏朝君主孔甲的一段奇异经历及其后续影响。孔甲在东阳萯山打猎时遭遇大风迷路,误入民宅,见主人正在哺乳,便听信吉言将婴儿带回宫中抚养。婴儿长大后遭遇不幸,失去双脚成为守门人。孔甲感叹命运无常,创作《破斧》之歌以表达哀愁,此歌开创了东地音乐之先河。这篇故事体现了音乐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经历与情感抒发,体现出孔甲卓越的艺术才能和他对人民的关切。
夸父追日
《列子》〔先秦〕
夸父不量力,欲追日影,逐之于隅谷之际。渴欲得饮,赴饮河、渭。河渭不足,将走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尸膏肉所浸,生邓林。邓林弥广数千里焉。
禹杀相柳
佚名〔先秦〕
共工臣名曰相繇,九首蛇身,自环,食于九土。其所歍所尼,即为源泽,不辛乃苦,百兽莫能处。禹湮洪水,杀相繇,其血腥臭,不可生谷;其地多水,不可居也。禹湮之,三仞三沮,乃以为池,群帝是因以为台。在昆仑之北。《山海经》
龙蛇歌
佚名〔先秦〕
有龙于飞,周遍天下。
五蛇从之,为之承辅。
龙返其乡,得其处所。
四蛇从之,得其露雨。
一蛇羞之,桥死于中野。